現代陶瓷機械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歷程
中國陶瓷機械的發展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60、70年代,當時國內國有陶瓷機械廠大都以生產制造一些簡單的日用陶瓷機械設備為主,到80年代開始引進、仿制日本等國的日用瓷設備,但都不是很成功。在改革開放初期,很多引進的先進設備都在佛山。
國內率先引進意大利唯高公司的墻地磚自動生產線,年產30萬平方米彩釉磚。在那之前,佛山還沒有自動化生產線,示范作用非常明顯,也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到目前為止,陶瓷墻地磚生產線都基本沒有走出這個框架。鴻運陶瓷開始自動壓磚機的研發和生產。當時說要研發自動壓磚機的時候,業內很多人都是抱懷疑態度的。因為自動壓磚機不像球磨機那么容易生產,它的技術含量要比球磨機高出很多。
據了解,壓磚機是圓弧拋光機生產瓷磚不可缺少的重要設備。上世紀80年代末以前,企業都會采用進口壓磚機,因為進口壓磚機不但可以提高生產效率,而且可以保證質量,但缺點就是價格很貴,一臺1000噸的自動壓磚機要400多萬元,而國內所生產的壓磚機都是手動的。實現國產自動壓磚機成為當時很多企業的愿望。
國產第一臺型液壓自動壓磚機從生產傳統的手動雙盤摩擦壓磚機向高科技的全自動壓磚機產品結構轉型邁出了成功的一步。產品通過國家建材局鑒定,填補了國家陶瓷自動壓磚機的空白,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陶瓷自動壓磚機的歷史,拉開了我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陶瓷機械行業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