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010年3月31日,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陶瓷企業亞細亞因連續虧損而被宣布摘牌時,不少行業人士都會有“夢碎了”的感覺;而當石灣街道成功收購剝離鷹牌控股的實業,使鷹牌控股成為一個空殼的現金公司時,“上市”怪圈的說法再次席卷整個陶瓷行業。
然而,無可否認的是,盡管“怪圈說”、“魔咒說”甚囂塵上,依然有企業前赴后繼地奔往上市的道路。海外資本市場、國內A股市場等等都成為了眾多企業瞄準的目標??傮w來看,海外市場上市相對容易,而國內市場則困難很多。不少大品牌在上市之路上不斷規劃、反復調整、持續投入,依然前路茫茫。而近幾年在國內主板上市的建陶企業沒有一家,這樣的結果背后,是否有著我們忽略的問題?
2010年,是一個讓上市企業心寒的年份,卻也是令渴望上市的企業熱血澎湃的一年,這一年整個陶瓷、衛浴行業共有5家企業分別在海內外資本市場成功上市。
3月30日,中宇衛浴聯手德國高儀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正式掛牌,掀起業內對海外上市的覬覦和夢想;6月25日,以經營藝術陶瓷為主的長城集團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場上市,盡管是藝術陶瓷,但在上市面前它仍與建筑衛生陶瓷企業一樣同屬陶瓷行業;3個月后的9月6日,亞洲陶瓷成功跳上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再一次證明境外上市的可行性;同月29日,湖南天欣科技以有別于前者的模式進入天津股權交易所;來自福建晉江的一則消息證實——恒達陶瓷借“中國陶瓷”之殼,在11月3日順利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資本市場。
海外上市的優越
在2010年上市的5家陶瓷企業中,有三家都成功登錄了海外的資本市場,這不禁讓業內人士再筑海外上市的的夢想。海外上市之所以如此容易,是出于海外資本市場與國內A股市場的新股發行監管制度的不同。
在國內,A股市場新股發行實行的核準制,即指發行人在發行股票時,不需要各級政府批準,只要符合《證券法》和《公司法》的要求即可申請上市。但是發行人要充分公開企業的真實狀況,根據《證券法》和《公司法》,證券主管機關有權否決不符合規定條件的股票發行申請。核準制雖說是“只要符合《證券法》和《公司法》的要求即可申請上市”,但是“主管機關有權否決”是非常嚴峻的一關,申請上市之后,生死大權掌握在別人手中,在國內目前主要的主管機關為證監會,以及最后一關的發審委。
而目前成熟的國際資本市場通用的是新股發行注冊制,注冊制發行新股是指發行人在準備發行證券時,必須將依法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準確地向證券主管機關呈報并申請注冊。也就是說,公司上市發行門檻不高,只要按一定強制性進行信息披露,進行注冊就可以了。在主板、創業板、柜臺交易等多層次市場中,每一個市場的上市標準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市場各有各的上市機制,不同的市場面臨不同的門檻。這其中,企業有自主權可以根據企業規模、盈利前景、企業價值等選擇相應層次的市場。實行注冊制后,證券交易所一線監管職能將加強,而政府完全退出對上市公司發行上市的審批,更多的職能是進行監管,比如對信息披露的監管。
因此,前往海外上市的企業,只需要按規定披露相關的企業信息,例如股東構成、股權分配、財務狀況、盈利模式以及及時更新相關變動信息即可。因為注冊制下公司上市發行門檻相對較低,因此也成為了很多企業上市的首選,能更快更便捷地通過上市募集到資金進行企業相關的項目開發。
當然,也有企業選擇海外上市不僅是因為門檻低的緣故,也與其自身業務的開展有密切關系。
2010年9月6日,“亞洲陶瓷”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創業板成功上市,其實際控制人蒲鼎新,也就是路易·華倫天奴陶瓷有限公司掌門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選之所以擇在倫敦上市,是因為路易·華倫天奴70%~80%的產品均出口到海外,而歐美市場又占據了出口額的三到四成。選擇在倫敦上市,可以提升歐美機構投資者對路易·華倫天奴的關注度,同時也有利于公司進一步開拓歐洲市場。而“亞洲陶瓷”實際上是路易·華倫天奴的經銷商,亞洲陶瓷上市團隊巧妙的將生產與銷售業務進行剝離,只將增長預期較高的銷售業務注入上市公司。
堅持國內上市
盡管海外上市的門檻低,相對容易,但依然有很多行業“大腕”堅守國內市場,堅持在國內上市,為此,付出了大量的財力、物力與人力。其中以佛山的幾家知名陶企為代表。歐神諾陶瓷、蒙娜麗莎陶瓷、新明珠陶瓷、東鵬陶瓷、東鵬潔具、金意陶等等,都曾經或者正在謀求上市。
早在2008年5月,金意陶陶瓷就與深圳創東方投資有限公司、南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安益資本三家投資公司簽訂了戰略投資合同。當時,金意陶董事長何乾就表明該次簽約標志著金意陶將從原來的產品市場向資本市場開始轉變。
同年9月12日,蒙娜麗莎陶瓷董事長蕭華在接受行業媒體采訪時提到,2008年蒙娜麗莎會進行股改。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實質上透露了其上市計劃已然啟動。在最近的2011年蒙娜麗莎經銷商年會的現場,輕質新型建材事業部負責人在解答為何堅持研發經營目前市場并不廣闊的陶瓷薄板和輕質磚時透露,堅持節能環保的薄板項目最終目的是為了符合上市需求,為蒙娜麗莎上市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則較早時期的媒體報道顯示,東鵬陶瓷上市已經籌備了多年。董事長何新明曾說過,基于籌劃多年的上市進程也再次加速,而且改變策略,由東鵬集團整體上市改為東鵬潔具單獨上市,東鵬潔具已通過上市輔導期,目標是2008年年內實現正式上市。但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相關上市的消息傳出。而在去年東鵬與西門子跨界合作簽約儀式上,董事長何新明曾向媒體表示,東鵬陶瓷已啟動資本市場IPO的準備,力爭三年內實現上市目標。不過對于具體的上市地點等問題,他并未透露。
此外,一直想上市卻未成功的博德精工,雖然有佛山市三水區政府的鼎力相助,可是在原定的時間2008年底或2009年初在中小企板塊上市的說法并未兌現,成為又一家上市擱淺的陶企。
對于陶瓷企業為何執著于國內資本市場上市的問題,記者曾電話以及書面邀請其中幾家企業負責人了解,但均未得到答復。
一位輔導過長城陶瓷在國內創業板上市的券商代表告訴記者,盡管他們也并不了解企業的心態,但就客觀條件來說,國內A股市場與海外資本市場相比,因為處于核準制下有政府監管的介入,企業可信度相對較高,這也使得在A股上市的股票市盈率相對較低,融資能力更強;同時,在海外上市的成本會相對國內城市更加昂貴;此外,盡管海外資本市場門檻較低,但據一些在海外上市的企業信息回饋來看,其每年的維系成本較高。
當然,客觀條件并不是主導因素,企業要在國內上市,更多還是看好國內市場,中國作為一個潛力無限大的市場,已經是“兵家必爭之地”,國內上市既能有較好的融資能力,也能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的知名度。